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畔,是一处集古代王府建筑、园林艺术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自1997年对外开放以来,恭王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本文将从恭王府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园林艺术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这座京城瑰宝的魅力。
一、恭王府的历史渊源
恭王府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最初为和亲王允祹的宅邸。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代皇帝,恭王府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变迁。1912年,恭王府被收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文化遗产。1997年,恭王府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恭王府的建筑特色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既有北方官式建筑的雄伟气派,又有南方园林的秀美精致。府内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官署,后部为私邸。官署建筑以严谨的对称布局为主,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私邸建筑则更加注重园林景观的营造,体现了主人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恭王府的主要建筑包括:大殿、福字殿、乐寿堂、嘉乐堂、澄怀堂等。其中,大殿是恭王府的主体建筑,也是清朝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福字殿以“福”字为主题,寓意吉祥如意。乐寿堂、嘉乐堂、澄怀堂等建筑则分别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三、恭王府的园林艺术
恭王府的园林艺术独具特色,以山水园林为基础,融入了江南园林的细腻与精致。园林内有假山、流水、亭台楼阁、花木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恭王府的园林分为前花园和后花园两部分。前花园以山水为主,后花园则以植物景观为主。园内有著名的“福寿堂”、“澄怀堂”等景点,其中“福寿堂”以福字为主题,寓意吉祥如意;“澄怀堂”则以山水景观为背景,寓意心灵宁静。
四、恭王府的历史文化
恭王府不仅是一处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皇室的生活、宫廷文化以及恭王府主人的一生。
恭王府内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瓷器、书画、玉器、铜器等。这些文物见证了恭王府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清朝皇室的审美情趣。恭王府还举办了一系列历史文化展览,如“恭王府珍宝展”、“恭王府历史名人展”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座王府的历史文化。
恭王府博物馆作为京城的一座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王府建筑、园林艺术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魅力。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恭王府将继续发挥其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的作用,成为一座永恒的文化地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 恭王府[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赵广杰. 恭王府园林艺术研究[J]. 园林,2007(3):35-37.
[3] 李志刚. 恭王府历史文化概述[J]. 文物世界,2008(4):30-33.
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及花园,主人是清后期对政局有重大影响力、同治皇帝的议政王恭亲王奕。恭王府的前身,是权相和珅的宅第。一座恭王府,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留下了令人唏嘘的故事。
清王朝被推翻后,恭王府几易其主。1982年2月23日,恭王府及花园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花园部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第一座反映清代王府文化的国家级博物馆的恭王府博物馆也将于2008年前开放。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评价形象反映了恭王府的重要地位。
周总理嘱开放恭王府
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谷长江向记者介绍说,1962年,周恩来总理到恭王府视察,陪同的有郭沫若、吴晗、王昆仑等专家。周总理看完恭王府后讲,恭王府应对社会开放。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周总理跨进花园中一个院落,就问旁边的王昆仑,这里像不像《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王昆仑说,看规模比小说中描写的小一点。
由于当时我国刚摆脱三年自然灾害,此后又进入十年“文革”,修复开放恭王府不可能付诸实施,但周总理一直记着这个事。1975年,他在病床上嘱托当时的谷牧副总理,要完成没有做完的三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恭王府最多时曾住有两百多户居民、8个单位。恭王府内单位真正开始搬迁是在1979年。1982年,恭王府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时花园部分的大规模搬迁工作开始,到1988年,实现了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
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后,许多国家领导人到这里会见外宾,海峡两岸“汪辜会谈”的预备性会谈就是在恭王府花园举行的。
府邸部分的搬迁工作也在抓紧进行。2002年年初,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实现了搬迁。而府邸中的最后一个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也于去年7月搬出府邸古建。
修复需投1.83亿元
搬迁工作虽基本结束,但对恭王府府邸进行修缮保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据谷长江介绍,恭王府府邸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建设用地3.2公顷,修缮规模约1万平方米,复建规模约四千平方米,新建规模约6000平方米,投资规模约1.83亿元,计划周期30个月,计划2006年年底完工。
经调查,恭王府府邸区域根据保存情况大体分为三级,一级者,主体结构完好,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占4.8%;二级者,主体结构局部存在问题,如屋顶需揭瓦修缮,结构构件少量需部分更换,建筑面积6146平方米,占65.46%;三级者,残损严重,主体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如屋顶需揭开,结构构件需修复或更换,建筑面积2793平方米,占29.7%。
对于恭王府这所王府来说,有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就是它的正殿被烧毁了。恭王府的正殿为银安殿,俗称银銮殿,是举行仪式用的。1921年2月21日元宵节,因为点灯失火,银安殿及东西配殿遗址被全部烧毁,成为一片废墟。目前,银安殿与东西两侧配殿遗址基本处于自然保存状态,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其进行论证后,将在原址进行复建。
恭王府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多次更换主人,改建、添建时有发生,特别是头宫门外现代风格的砖砌高楼,与恭王府建筑极不协调。恭王府四周胡同供电线路皆为明线,使用电线杆架设,其中包括高压线,并有变压器三处,这些设备存在一定隐患,这些问题都在修复工作的整体考虑之内。
寻找复原依据是关键
恭王府历经和珅、庆亲王和恭亲王三个时代,目前决定把恭王府的主要殿堂按照清同治光绪时期即恭亲王时代的历史原貌进行恢复。而那时的恭王府各个殿堂到底什么样,必须搜集历史资料。由于经过多家单位使用,他们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内部进行了改造,目前除了锡晋斋还保留部分内部装修外,很难寻觅到1937年前恭王府古建筑的内部情况。
以目前正在先期进行修复的多福轩为例。多福轩是恭亲王的客厅,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恭亲王奕留守北京,被推上第一线与英法方面谈判,谈判的地点就在多福轩。因为特殊的历史价值,对多福轩的修复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给予了资助。
谷长江介绍说,开始修复多福轩的时候,曾有专家认为,多福轩名称的来历是因为里面满墙贴了福字,要按这个进行恢复。但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找到了当年辅仁大学1940年年刊上登载的多福轩照片(时为女院图书馆),发现多福轩殿堂正中有屏门,屏门上方和两侧有匾额、对联,墙上挂着十余块有“福寿”二字的大匾,而不是满屋贴“福”字。
此外,当他们开始清理多福轩内部的一些现代装饰时,发现中间开间两扇大门旁边两个窗户用的木材与别的地方不一样,质地、做工都比其它地方差很多。后来,他们在清华大学资料室中,找到了1937年,梁思成先生组织中国营造学社在恭王府进行实测的实测图,一对照才发现,这两个开间原来是门,不是窗户。又看到了溥仪的七叔载涛写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王府中的客厅,或三间或五间,如果是三间就是全敞,如果是五间,是三明两暗。将这些资料与同治年间样式图对照,复原三扇门的根据更明确了。
这还只是恭王府的一个殿。对于其它殿的修复,谷长江表示,他们已经定下了标准,尽一切可能寻找历史资料,按资料进行恢复;实在没有资料的,按老专家的意见恢复;既没有历史资料,也没有专家意见的,则保持原样,尽量不留下历史遗憾。
寻找历史资料最重要的是找到过去的老照片。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1937年中国营造学社拍摄的20余张恭王府照片,但这批照片绝不止这些,谷长江介绍说,寻找这批照片及底版的下落,是他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此外,他们也在考虑能否找到1900年前后的照片,这些照片比营造学社所摄照片还要早30多年,当时不仅室内装修,室内陈设也会有较好的保存。还有,当时辅仁大学女院师生手中是否有恭王府的照片,这需要访问他们及其家属,予以收集。
恭王府博物馆2008年前开放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文化部决定恭王府博物馆在2008年正式展出。这将是全国第一座,也是惟一一座国家级王府文化博物馆。同时,它也将是全国第一座王府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第一座王府文化研究中心。
谷长江介绍说,建立恭王府博物馆,要在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拓展社会功能。基本思路是一个面,一条线,一个点,点、线、面相结合。所谓一个面,就是通过恭王府,全面展示中国清代的王府文化,包括王府的沿革、王府的社会生活、王府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个王府的文物、历史资料都在收集之列。所谓一条线,就是从和珅1776年建和宅开始,展示清朝从最兴盛的乾隆时代,逐步走向衰亡的历史。所谓一个点,就是展示、介绍恭王府自身。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所讲:“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我们要通过恭王府,展示清朝的一个历史侧面。绿化也要恢复到恭亲王那个时代。
根据展览的总体设计,恭王府博物馆将设立全面展示清朝王府文化的基本陈列“清代王府文化”,这个陈列将在修复后的恭王府主殿银安殿内进行。恭王府其它一些主要殿堂将进行“复原陈列”。此外还有一些“专题陈列”,比如恭王府最主要的主人恭亲王奕的生平展,恭王府前身“和第”的主人和珅的展览,还有关于恭王府与大观园关系的“京师何处大观园”展览等等。
府内文物今何在?
经过历史变迁,恭王府原有的大量家具、陈设、字画和其它收藏品都已散失,仅头宫门前原有石狮尚在,花园内的山石等文物保存尚好。恭王府管理中心文物管理部主任鲁宁无奈地说,现在恭王府中基本没有文物,只有捐赠回来的溥心畲的60多幅书画。
鲁宁介绍说,恭王府的文物应该从和珅开始。但和珅被抄家,所以他什么东西也没有了。恭亲王最后10年没在这里住,而是住到北京西山戒台寺,戒台寺留下了恭亲王的一批家具。
1912年,皇帝刚退位不久,小恭王溥伟就把恭王府内除字画以外所有东西都卖给了日本山中商会。从1937年所拍摄的照片看,奕的起居室“乐道堂”除内部装修外,已不见任何陈设了。1913年,日本山中商会把其中536件运到美国拍卖,现在这些文物的图录他们还保留着。同年,在伦敦又拍卖了221件,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商会自己的门市部零售出去了,总数不详,据说这批文物的清单还保留着。昨天,谷长江等一行人已经赶赴日本访问山中家族,探寻这批失散文物的线索。
恭王府中原本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的主要殿堂“锡晋斋”就是恭亲王奕专门用来收藏《平复帖》的。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名帖之一的《平复帖》系西晋陆机手书,后来小恭王溥伟把此帖送给溥仪,溥仪又卖给了大收藏家张伯驹,解放后,张伯驹将此帖捐献给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锡晋斋还有东西两个配殿,一个称“尔尔斋”,收藏一般的书画,另一个称“博古斋”,收藏书画以外的其它文物。早在1936年,经奕之孙溥儒之手卖给外国人的唐韩干《照夜白图》卷,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很难索回。
目前,恭王府管理中心采取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办法收集文物,并制定了文物捐赠奖励办法。
恭王府作为一所大型宅第,始于清代乾隆晚期。
这里为何称“半部清朝史”?
这里最初是乾隆时期权相和珅的宅第。这处宅第是御赐还是自购或买地自建,目前还未找到证据。
嘉庆初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嘉庆将和珅宅赐与其同母弟庆亲王永璘,是为庆王府。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不喜读书,只爱游戏和吹拉弹唱。永璘在作皇子时,就已觊觎和珅的宅第了,把得到“和第”看得比王位还重要。
按清制,朝廷所赐府第,由于世袭递降已和原封爵位不相符合的,可以收回而以它处抵换。咸丰初年,道光诸子分府,咸丰将此府收回,转赐其弟恭亲王奕,是为恭王府。
奕和咸丰皇帝奕是九个皇子中最受宣宗宠爱的两个。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立奕为皇储但又不愿亏待奕,封他为恭亲王。奕自以为才干比奕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令奕颇为反感,终咸丰朝一直不受咸丰信任。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咸丰逃往热河,令奕留守京师。奕与英法俄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翌年七月,咸丰帝卒,奕协助和参与慈禧太后宫廷夺权的“辛酉政变”,剪除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端华之弟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而闻名于中国近代史。
恭王府是否大观园原型?
恭王府一向传闻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中写到:“根据目前线索,我很疑心曹雪芹老宅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女生部,这所宅院的历史如下:曹家-和珅府-庆王府-恭王府-辅仁大学女部-师大女部。”然而很多人认为,和珅之前实难找到可靠的资料证明此园为曹氏小说蓝本。从对比讲,萃锦园远远不及大观园范围之大,环境之美、景物之多。大观园原本是艺术创作中的想像,人们希望找到它的现实模型,这种美好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多少家单位使用过恭王府?
奕死后,由其孙溥伟袭王爵。清王朝倒台后,民国政府实行优待皇族政策,恭王府归溥伟所有。
然而为了筹集复辟活动的经费,溥伟及其弟溥儒于1921年将府邸及花园转手,抵押给天主教会。1937年3月辅仁大学购置作为校舍。解放后,辅仁大学归入北京师范大学,这里一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女生部。“文革”以前,这里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校舍,“文革”后,由中国音乐学院和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作为办公和教学地点。
北京恭王府是一处高度知名的古代名人府邸建筑群,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特色清代古建筑物,成为当地的5A级旅游景点,每天都会吸引大量各地游客的参观,下面给大家分享zui新关于2020年恭王府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信息。
1、开放时间
一、全年除法定节假日外周一闭馆,每日开馆时间8:30,停止检票时间16:10,闭馆时间17:00。
二、取消现场售票窗口,实行全网分时段售票,每日限售3.2万张,届时观众可凭身份证检票入园。
观众和旅行社可提前10天通过恭王府官网()或公众号“恭王府”的“巡·王府”栏目购票,票务服务电话:4006-228-228。
2、门票价格
门票:40元/人
3、优惠政策
1.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6周岁以下(含6周岁)儿童免费参观;
2.残疾人凭残疾证到游客中心换取免费门票参观,残疾人集体参观需提前2天预约,预约电话:010-83288149;
3.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现役军人凭军人身份证件,享受半价优惠。
4.年满7周岁-24周岁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研究生、硕士、博士和成人教育)凭身份证、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
购票说明
1.门票提前10天预售,售完为止。
2.购票实行实名制,所有观众需录入身份证信息方可预订。
3.每个证件(身份证)每个入馆日限购一张门票。
4.个人用户每单限购10张门票,超过10张须分别下单。
5.持现役军人证、港澳身份证、护照人士请现场购票。
6.如有发票需求,请在订单中填写开票信息后,自助打印电子发票。
7.团队购票后指定的带团导游在刷身份证入馆前,不能再次购票。
退改签
1.预售门票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可于预约参观日当天下午22点前在线申请退款或改签,超过时限则无法退款或改签。
2.退款将在您预约入馆日之后的5日内执行,如果您届时尚未收到退款,请致电客服咨询。
4、景区简介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zui完整的清代王府。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一直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还被誉为“什刹海的明珠”,大概有九个足球场那么大,恭王府的正门,门口有两只雄伟的石狮子。
据专家考证恭王府始建于明朝,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
恭王府大门上是横七竖九,63颗门钉,仅次于故宫81颗门钉的规制。恭王府屋顶为绿色琉璃瓦,仅次于故宫的金色琉璃瓦顶。这是亲王、郡王居住的王府才可享受的特殊待遇。
恭王府早期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大学士和珅宅邸。和珅的儿子还娶了乾隆zui宠爱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
和珅获罪后,和府的房屋除了留了一部分给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继续居住,其他的都赏给几位亲王居住,zui后是庆郡王爱新觉罗·永璘搬了进来。咸丰元年成为恭亲王府奕䜣的王府,从此称恭王府及恭王府花园。
奕䜣1861年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zui终使慈禧登上了晚清的权力顶峰。后来奕䜣被封为议政王,推行著名的洋务运动。奕䜣去世后,他的孙辈溥伟继承王位,接管了恭王府。
辛亥革命后,溥伟为了筹集资金复辟清室,他把恭王府抵押给了北京天主教会的西什库教堂。就这样恭王府逐步被有教会背景的辅仁大学购得,并被开辟为其女子学院的所在地。恭王府的多福轩成了图书馆,宝约楼成了女子宿舍。
溥伟为了对抗起义军,将恭王府宝物大量变卖,其中绝大部分都落入了外国人手中。其中包括王羲之的《游目帖》(流失日本广岛后遭原子弹炸毁)、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卷》(现存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郎窑红荸荠瓶(已回归恭王府)等。
银銮殿也称银安殿,它的地位和功能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颁读诏书、年节庆典等重要礼仪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解放初期,辅仁大学并入了北京师范大学。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系室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艺术学院,恭王府的府邸被其长期用作校舍。恭王府的花园则被开辟为公安部宿舍和北京空调器厂的厂房。很长时间恭王府都没有对外开放。
1962年周恩来故地重游来到恭王府,提出了将来有条件时向社会开放。但是越来越多的单位甚至居民陆续迁入恭王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有八家单位、二百余户居民驻扎在这里。一些单位甚至搭起了围墙,将曾经整齐的宅院分割得七零八落。恭王府的大门口甚至盖起了高楼。恭王府的池塘甚至被填平盖起了幼儿园。
但是周恩来没有忘记恭王府,临终前还嘱托谷牧照看好恭王府。1980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特别强调了对恭王府的保护。经过谷牧多年的努力,位于恭王府花园的单位和住户克服重重困难得以迁出,1988年8月,经过修缮后的恭王府花园得以慢慢开放。但是恭王府完全修缮并拆除全部违建,彻底涅槃重生是在2008年,正式全面对外开放。距离周恩来总理的心愿过去了46个春秋。仅仅一年后,谷牧去世。
为了恢复恭王府原有的旧建筑,相关人员甚至在图书馆查到了价值连城的“样式雷”图样,以此为基础加以复建。“样式雷”是清朝著名的建筑家族,参与建造过圆明园和颐和园。清朝灭亡后,雷氏家族败落,大量图纸被卖掉散佚国外与民间。
曾经在恭王府辅仁大学读书的曾佑和女士将自己德国丈夫古斯塔夫·艾克收藏的黄花梨木家具七件无偿捐赠给恭王府,在受赠的家具类文物中这是学术价值和馆藏价值zui高的一批明代家具。
恭王府始建于乾隆年间。它最初是小沈阳的私人住宅,规模逐渐扩大。清朝后期,恭亲王占据了这座宅邸,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这是关于恭王府开放时间的详细信息。
010-10:10开放时间:8:30
停止值机时间:16:10
关门时间:17:00
(除法定假日外,星期一全天休息)
1、开放时间
门票信息
成人票:40元人民币(周一至周日,1月1日至12月31日)
半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身份证、现役军人身份证、6至18周岁未成年人身份证、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学生证。
免费:退休干部凭退休证;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2米(含1.2米)的儿童;带残疾证
购票说明
1.恭王府博物馆门票提前10天预售,售完即止。
2.恭王府博物馆采用实名制登记购票,所有参观者需要输入身份信息后才能购票。
3.每张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居民居住证、护照)每个入场日限领一张门票。
4.个人用户每单限购三张,每位用户每天可申请两单。
5.持港澳居民来往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居民居住证、护照网上购票的观众,请选择相应证件类型并填写个人信息。购票后,持有效证件于入馆当日到综合服务处换取入场证。
6.军人在网上购票时,需要选择军票类型,填写身份证信息。购票后,于录取当日持有效军籍证件到综合服务处换取录取凭证。
7.当天预订的票售完之后,可能会有少量退票。观众可以根据剩余的在线门票进行购买。
验票说明
1.使用二代身份证预约的观众,可在入场当天凭身份证原件在检票口入馆,无需换取纸质门票。
2.18-24岁学生购票后必须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入馆。
3.参观当天,持现役军人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居民居住证、护照、遗失或破损身份证的观众,请到总务处换取入场凭证。
退款说明
1.预售票未使用的,可在预定参观当天22点前在本平台申请退票。如果超过期限,就不能退款了。未能及时办理退票的,请拨打恭王府博物馆票务服务电话进行咨询。
2.退款申请成功后,货款会在5天内返还到购买账户。如果届时您还没有收到退款,请拨打恭王府博物馆票务服务电话咨询。
开票说明
1.个人用户如需申领发票,请在入院后第2天至第20天,在“网上购票”页面的“个人中心”按实际金额开具电子发票。开具的发票是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内容为“票”。
2.开票步骤:电子发票在个人中心我的订单详情页面底部开具。我们会将电子发票发送到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3.您开具的发票用于企业报销的,需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要求填写纳税人识别号;如果您的公司是非企业性质或您需要签发个人订单,请选择“个人/非企业”开票选项,无需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4.如果您的账单信息填写有误,需要修改,请拨打恭王府博物馆票务服务电话。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