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之地。其中,花港观鱼景区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西湖美景一隅的代名词。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花港观鱼,领略其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卷。
一、花港观鱼的由来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原是一处荒地。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曾在此地观赏鱼跃,留下了“花港观鱼,水清鱼跃”的佳句。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赐名“花港观鱼”,并在此地建造了鱼池。自此,花港观鱼便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
二、花港观鱼的自然风光
花港观鱼景区占地面积约20公顷,以山水园林为特色,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花港”、“鱼池”、“观鱼亭”等景点,其中以“鱼池”最为著名。
鱼池位于景区中心,是一个长方形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每当春风拂面,鱼儿便会纷纷跃出水面,仿佛在向游客展示它们的欢快。站在观鱼亭上,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到鱼池的美景。
三、花港观鱼的历史文化
花港观鱼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1. 杨万里纪念馆: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曾任杭州知府。纪念馆内陈列着杨万里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以及与花港观鱼相关的历史资料,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
2. 花港观鱼碑:碑文记载了花港观鱼的历史渊源,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的诗句。碑旁还有一座石雕鱼跃,寓意着鱼儿在此地自由自在地生活。
3. 梁祝文化广场:梁祝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花港观鱼景区内的梁祝文化广场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展示了这段凄美爱情的传奇。
四、花港观鱼的现代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港观鱼景区也在不断创新,融入了现代元素。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1. 水上乐园:水上乐园位于鱼池附近,是游客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乐园内设有多种水上娱乐设施,让游客在游玩的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
2. 3D艺术馆:3D艺术馆展示了我国优秀的3D艺术作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领略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花港观鱼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西湖美景一隅的代名词。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走进花港观鱼,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卷。
来历:
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后,卢园荒废,此景亦衰。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
介绍: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
花港观鱼的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中,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20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
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
故事。
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时称卢园又以地近临花家山而名“花港”。期间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声远扬。古时这里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后经扩建,全园面积近三百亩。
今日的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不能钓鱼
上周六晚上9点1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国周刊》播到一半时,一张照片出现在了屏幕上:“花港观鱼”的红鱼池旁围满了一大群人,一个穿黄色外套的年轻人正趴在鱼池石桥的桥面上,整个身体都前倾在水池上,手里拿着鱼食在引诱池里的红鱼,估计是企图抓几条红鱼。
主持人白岩松大致这样解说:杭州的“花港观鱼”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公园的名字就已经告诉大家,到那里是去“观鱼”的。但在12月15日下午3点左右,照片中的年轻人似乎把“花港观鱼”变成了“花港‘抓’鱼”,实在是大煞风景。
希望游客“手下留情”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花港观鱼”的红鱼池。尽管不是节假日,但游客不少。“这些红鱼一看就是观赏鱼,肯定是不能抓的,你抓回家了别人看什么啊?”许多游客表示,到“花港观鱼”来游玩,戏水的红鱼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不会伸手去池里抓鱼。
花港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冯刚介绍,自从“花港观鱼”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公园管理人员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除了50名普通管理员,还增加了17名执法队员,“花港观鱼”偷钓鱼虾的现象基本杜绝。不过也有些“手痒”的游客,看到红鱼忍不住伸出手去,管理人员会立即进行制止;如果遇到一些顽固不化的游客,执法队员则会按相关条例进行管理。
冯刚表示,虽然央视上所讲的“花港‘抓’鱼”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管理部门还是希望通过早报呼吁,请游客能手下留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