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座坐落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之畔的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古朴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了研究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本文将带领大家领略长汀古城的韵味与传承。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长汀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汀江下游,自古以来就是福建通往江西、湖南、广东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长汀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繁荣与变迁,长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
二、古朴建筑风格
长汀古城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既有南方的细腻,又有北方的雄浑。其代表性建筑有汀州府城、三元阁、汀江桥等。
1. 汀州府城:汀州府城是长汀古城的核心区域,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扩建和修缮。城内布局严谨,建筑古朴,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
2. 三元阁:三元阁位于长汀古城的西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是为纪念文天祥而建。阁楼高耸,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是长汀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 汀江桥:汀江桥是一座横跨汀江的古桥,始建于宋嘉祐二年(1057年),是一座石拱桥。桥身古朴典雅,桥墩稳固坚实,见证了汀江古城的历史沧桑。
三、客家文化传承
长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客家文化在长汀古城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扬。
1. 客家方言:长汀古城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客家方言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客家方言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客家围屋:长汀古城的客家围屋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围屋建筑讲究对称、实用、美观,体现了客家人民的智慧。
3. 客家民俗:长汀古城的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如客家山歌、客家婚嫁、客家节庆等,这些都是客家文化的瑰宝。
长汀古城,一座充满韵味与传承的千年古城。在这里,我们既能感受到古朴的建筑风格,又能领略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汀,探寻这座古城的历史脉络,感受千年文化的韵味。
长汀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唐代古城墙: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三元阁: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长8、55米,拱门高3、4米。现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卧龙山风景区:
卧龙山位于城区,座落城北,所以又叫北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龙山白云”。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金沙寺建于宋代,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1989年公布北极楼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关于长汀的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长汀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有: 唐代古城墙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阁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长8.55米,拱门高3.4米。现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骧阁 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与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这是我国罕见的古井。1984年12月16日和12月19日,《人民日报》两次发出新华社记者专稿,报道长汀文物工作者发现“双阴塔”。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山风景区卧龙山位于城区,座落城北,所以又叫北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龙山白云”。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金沙寺建于宋代,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1989年公布北极楼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 汀州府文庙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宋代,供奉护海女神妈祖神像。前后殿檐两侧为石雕龙柱。前殿明间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580平方米。后殿明间正厅为方形藻井,使用双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饰。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斗岩风景区位于县城南郊,与卧龙山遥遥相对。山上大雄宝殿内塑有罕见的反坐面壁菩萨,两边对联为:“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朝斗岩草木葱笼,清泉飞瀑,奇石异洞,景色迷人,是长汀著名的古迹名胜,也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烟霞”。19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宝殿召开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1961年该址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后厅、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清代著名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曾来汀主考下榻于此。院内两棵珍稀罕见的唐代双柏,参天繁茂,蔚为奇观。汀州试院,现为博物馆,设有《汀州客家历史陈列》、《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光辉业绩陈列》等固定陈列,还适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任主席,政府机关设于此。省苏的成立,标志着福建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部队36师师部驻扎这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不幸被捕后,于1935年5月9日囚禁于此,6月18日,在罗汉岭英勇就义。 苏旧址庄严宏伟、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景色宜人,是福建西部旅游观光胜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1932年春,中共闽粤赣省委(福建省委)机关设在这里,内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罗明、刘晓、陈潭秋、刘少奇等先后任省委书记。周恩来同志来到长汀后居住在这里。4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在这里召开攻打漳州军事会议。该址原为中华基督教会,由礼拜堂、后楼房组成,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建筑面积644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音医院 中央红色医院前身——福音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原为英国教会医院。由门房、礼拜堂、病房、医疗室、手术室等六幢平房组成,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655平方米。“八一”南昌起义后,福音医院院长傅连_为南昌起义军和红军医治伤病员。毛泽东、陈赓、徐特立、周以粟、伍修权、贺子珍等曾在福音医院休养所治病疗养。1933年医院迁往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耕别墅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毛泽东、朱德旧居)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也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大厅主持召开了调查会和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计划。该址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23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家祠(刘少奇旧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总工会在此设立。刘少奇同志到长汀视察工作时住在这里,陈云同志在此召开过工人大会。该址由前厅、后厅及后楼组成,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37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县城罗汉岭。1935年春,秋白同志在转移中经长汀水口小迳村遭敌包围不幸被捕,被囚于汀州试院。同年6月18日秋白同志在中山公园凉亭(秋白亭)里饮酒后,从容走向刑场,英勇就义于罗汉岭。1953年在罗汉岭立瞿秋白纪念碑。1985年修碑时,陆定一同志为纪念碑题字:“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为纪念碑立碑文。碑为混凝土结构,高30.59米,宽4.24米。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朴实聪慧,在历史文化的沃壤中崛起的文化、经济建设如众星闪烁,历历在目。历尽沧桑的汀州古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焕发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 “全游网”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网站,楼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 网址 。
长汀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长汀古城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长汀,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为“福建西大门”。
2、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水利风景区
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于2000年4月兴建,主要任务是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传播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科学思想,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3、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汀县中南部,涉及三洲镇三洲、兰坊、小潭、曾坊、戴坊、丘坊、桐坝、小溪头;濯田镇永巫、水口、河东以及河田镇窑下等3个乡镇12个行政村。其中湿地面积448.7公顷。
4、龙岩市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
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是历史悠久的唐宋古城、中外闻名的客家首府、著名的革命圣地,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第7条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5、长汀革命旧址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6、龙岩长汀汀江源龙门风景区
汀江源龙门位于庵杰乡涵前村,神农古庙、龙门寺、妈祖庙和客家母亲园、土地神坛、龙门山岗有安平寨、虎穴洞两处太平军战斗遗址、革命烈士墓等遗址遗迹,龙门项上石林缝中,灌木丛生,丛丛簇簇,千姿百态。
7、汀州城墙
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古城墙,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
8、长汀县博物馆
长汀县博物馆1995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庄严宏伟、绿草如茵、古柏鲜花、环境优美,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
9、汀江源自然保护区
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汀县境内,地处闽西西部,坐落于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总面积10379.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典型的中亚热带溪流生态系统、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汀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林,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10、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规划总面积590.9公顷,共设置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致力在保护湿地资源、景观资源基础上,将公园打造成集“客家母亲河汀江生态修复典范”、“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地区湿地生态建设新模式”、汀江特有鱼种保护恢复地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请问长汀有什么旅游景点
长汀山清水秀,龙山白云、朝斗烟霞、云骧风月、霹雳丹灶、拜相青山、宝珠晴岚、苍玉古洞、通济瀑泉等八景,和汀江龙门、官坊奇洞、岿龙凌空、大悲观日、东华翠嶂、虎忙天池、龙嶂云峰、叶花古庵、西岭松涛、乌石龙潭、丽礁虹辍、白沤映碧等十二胜,素享盛名。长汀还有传统的客家美食,如盐酒鸡等,还有著名的闽西八大干:豆腐干、老鼠干、地瓜干、菜干、萝卜干、笋干、肉脯干、猪胆干(一说是猪胆肝)。
1、长汀古镇
长汀古城,和凤凰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山城。如果你喜欢丽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小街,那你应该会喜欢长汀。长汀更没有那么商业化,你还可以看到原始的木雕亭子,各种传统工匠。
2、汀江源龙门风景区
汀江源龙门风景区地处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与宁化县治平乡和本县馆前镇、铁长乡、大同镇、新桥镇相邻。这里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发源地,为长汀十二胜景之一。
3、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山上万亩杨梅园,山下是湿地公园,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现已建设成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林果连片、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胜地,也是打造龙岩市十大旅游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丁屋岭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该村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最为奇特的是村内近千年来无蚊子生存。
5、卧龙山
位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城北,自宋以来即为汀州名胜,曾被称为汀州八景之首。山上有北极楼、金沙寺、千松亭、风香亭、新乐亭等名胜。
更多关于长汀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长汀旅游景点
长汀古镇、汀江源龙门风景区、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丁屋岭、卧龙山。
1、长汀古镇
长汀古城,和凤凰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山城。如果你喜欢丽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小街,那你应该会喜欢长汀。长汀更没有那么商业化,你还可以看到原始的木雕亭子,各种传统工匠。
2、汀江源龙门风景区
汀江源·龙门风景区地处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与宁化县治平乡和本县馆前镇、铁长乡、大同镇、新桥镇相邻。这里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发源地,为长汀十二胜景之一。
3、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山上万亩杨梅园,山下是湿地公园,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现已建设成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林果连片、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胜地,也是打造龙岩市十大旅游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丁屋岭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该村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最为奇特的是村内近千年来无蚊子生存。
5、卧龙山
位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城北,自宋以来即为汀州名胜,曾被称为汀州八景之首。山上有北极楼、金沙寺、千松亭、风香亭、新乐亭等名胜。
汀州古城墙长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至新石器时代,古闽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闽客家首府,“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曾是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 据《读史方舆纪要》,唐置长汀县。“天下之水皆东,惟汀水独向南,南,丁位也。”县名得自长汀村,因县治迁此,故名。长汀村以境内有长汀溪为名。[3] 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为新罗县境。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福建经略使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于九龙水源长汀村置长汀县,属汀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名汀州,时县治已附于州郭,后随州治迁至东方口(宋名县基岭)县治仍附州郭。公元769年(大历四年)。又随州治迁白石村,即今县治所在。 公元893年(景福二年),王潮克福州,称留后,长汀县属王潮。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潮弟审之为闽王,公元933年(后唐长兴四年),闽王王延钩称帝,改元龙启,长汀县仍属闽。公元943年(闽永隆五年),闽富沙王王延政于建州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公元944年(天德二年),长汀县属殷,公元945年(天德三年),殷亡,长汀县属南唐。 公元975年(宋开宝八年),南唐亡。县人宋版图。公元985年(雍熙二年),长汀县属福建路。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为囊加真公主赐地。公元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福建、江西二行中书省合并,置福建宣慰使司,长汀县属福建宣慰使司。 公元1398年(明洪武元年),改汀州路为汀州府,公元1399年(明洪武二年),置福建行中书省,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公元1407年(明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长汀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长汀县始终为汀州、郡、路、府属县。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福建省。公元1919年八年(民国八年),闽军与护法军协议,长汀县属护法区。公元1925年(民国十四年),复录福建省。 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组政权,苏维埃政府于涂坊,属闽西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建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于城关。12月,以南阳、才溪、通贤、畲心、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区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以河田、四都、古城、长汀附城、汀东、童坊、张地等地为长汀县,县治设于河田。市、县均属西苏维埃政府。1932年3月,建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汀州市;与此同时,撤销新汀县。才溪、通贤划归上杭县,南阳划归新泉县,其余各区并长汀县。10月,分长汀县东北部分地建立汀东县于馆前;1933年9月,分长汀县近汀州市部分地区建立兆征县,县治设省苏维埃政府内,均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红军作战略转移,撤离中央苏区。长汀复由国民政府统辖,改用民国纪年,仍合称长汀县,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驻汀。翌年改隶省第七区解放军接管长汀县。18日,成立长汀县人民政府,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至1997年,隶龙岩地区专员公署。1997年5月至2008年12月,隶属地级龙岩市。
牛岭风景区,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是亲近自然的理想选择。景区内山清水秀,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富有门,是汀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古色古香,见证了汀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毛泽覃故居,位于红军入闽第一村,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红色文化遗址,展示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龙华山风景区,山峰连绵,景色宜人,适合徒步探险,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紫云公祠,是汀州地区的一座古祠,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是了解汀州文化的重要场所。
汀州八喜馆,收藏了丰富的汀州历史文物,展示了汀州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波罗寺,坐落在山间,环境幽静,是祈福、静心的好去处。寺内佛像庄严,香火旺盛。
汀州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古朴典雅,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巷头宗祠,是汀州地区的一个重要宗祠,不仅保存了宗族文化,也是了解汀州家族历史的窗口。
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央苏区的历史变迁,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