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位于我国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名山。武当山就是道教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本文将带您走进武当山,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武当山地处秦岭山脉东段,东临汉水,西接大巴山,南北走向,全长约150公里。海拔最高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地形复杂,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景色秀丽,被誉为“华中屋脊”。
武当山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是避暑、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武当山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植物王国”之称。
二、道教文化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据史料记载,武当山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武当山道教以“内丹修炼”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追求长生不老。
武当山道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宫观建筑:武当山宫观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其中,武当山金顶大殿、紫霄宫、南岩宫等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2. 道教典籍:武当山道教典籍丰富,包括《道德经》、《南华经》、《武当山志》等,对研究道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道教仪式:武当山道教仪式繁多,如斋醮、祈福、求签等,具有浓厚的道教特色。
三、历史传承
武当山历史悠久,曾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祈求福祉的地方。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使武当山成为道教圣地。唐宋时期,武当山道教得到朝廷重视,多次进行扩建和修缮。明清时期,武当山道教达到鼎盛,成为全国道教中心。
四、现代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武当山加大了对道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举办了多项道教文化活动,如武当山国际武术节、武当山道教音乐节等。
武当山,这座位于湖北十堰的道教圣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美。武当山,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武当山在湖北省十堰市。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
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历史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区,南依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武当山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属性,从丹江水库沿岩至天柱峰顶,气候的垂直层带明显,兼有丰富多彩的局部小气候,大体可分三层气候区。
武当山周边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但不是湖北省的省会,湖北省的省会是武汉市。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当山的所属省份是湖北省。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其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丹江口水库。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历史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区,依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
2、地质地貌
武当山周边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和郧县盆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