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的资料(故宫博物院的资料100字)

天气预报 (16) 2周前

故宫博物院,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中心,是一座拥有近六百年历史的宫殿建筑群。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探寻那些尘封千年的历史密码。

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1. 建筑历史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2. 功能演变

故宫最初是明朝皇帝的皇宫,清朝时期成为清朝皇帝的皇宫。1912年,清朝灭亡,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

3. 保护与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今,故宫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

二、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特色

1. 建筑布局

故宫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整个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2. 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建筑装饰

故宫的建筑装饰丰富多彩,包括雕刻、绘画、彩绘、砖雕、石雕等,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三、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1. 藏品概况

故宫博物院藏品丰富,包括书画、陶瓷、玉器、金银器、宫廷用品、古籍文献等,共计180余万件。

2. 藏品亮点

* 书画:故宫藏有大量古代书画作品,如唐伯虎、文徵明、董其昌等大家的作品。

* 陶瓷:故宫藏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各种陶瓷器,其中不乏珍品。

* 玉器:故宫藏有大量的玉器,包括玉璧、玉佩、玉琮等。

* 金银器:故宫藏有大量的金银器,如金银器皿、金银首饰等。

* 宫廷用品:故宫藏有大量的宫廷用品,如宫廷家具、宫廷服饰、宫廷用品等。

四、故宫博物院的展览

1. 常设展览

故宫博物院设有多个常设展览,如《故宫博物院藏书画展》、《故宫博物院藏陶瓷展》等。

2. 临时展览

故宫博物院还定期举办临时展览,如《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绘画展》、《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法展》等。

五、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承

1. 教育活动

故宫博物院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如举办夏令营、冬令营、亲子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文化传播

故宫博物院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籍、制作纪录片等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国际交流

故宫博物院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开展合作,共同举办展览、交流学术成果,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博物馆,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故宫,让我们感受千年古都的历史脉搏,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30字左右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

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扩展资料:

2019年07月故宫博物院利用各时期先进的方式采集和丰富文物信息,留下了宝贵的数字资源。如何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激活数字文物新价值,让数字资源更多、更好、更多元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是“数字故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数字故宫”,正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理念和系统工具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

并围绕这些数字资源展开保护、研究和利用,它既与实体中的故宫及其收藏的文物紧密关联,又能够脱离实体,在任何时间、空间被公众感知,成为超越时空的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走近“数字故宫”故宫博物院推出7款数字产品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

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扩展资料:

2019年07月故宫博物院利用各时期先进的方式采集和丰富文物信息,留下了宝贵的数字资源。如何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激活数字文物新价值,让数字资源更多、更好、更多元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是“数字故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数字故宫”,正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理念和系统工具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

并围绕这些数字资源展开保护、研究和利用,它既与实体中的故宫及其收藏的文物紧密关联,又能够脱离实体,在任何时间、空间被公众感知,成为超越时空的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走近“数字故宫”故宫博物院推出7款数字产品

关于故宫的资料

所在地:位于北京市中心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紫禁城作为封建皇宫的历史宣告结束。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今日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有近600年的宏伟壮丽的古建筑,而且还珍藏着近百万件的古物瑰宝,其种类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漆器、珐琅器、牙竹木雕、丝织刺绣、文房四宝、绘画书法以及大量的帝后嫔妃的服饰、衣料和家具等。此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其中国宝珍品数以万计,代表着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