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莒县博物馆,作为莒县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承载着莒县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本文将带您走进莒县博物馆,感受千年历史的魅力。
一、莒县博物馆的概况
莒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馆内藏品丰富,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碑刻等各类文物共计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达20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莒县博物馆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较大、馆藏丰富的地方博物馆之一。
二、莒县博物馆的展览布局
莒县博物馆共分为五个展厅,分别为历史文物展厅、书画展厅、碑刻展厅、民俗展厅和临时展厅。
1.历史文物展厅:该展厅主要展示了莒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有西周时期的莒国铜器群、春秋时期的莒国青铜器、战国时期的莒国玉器等。这些文物见证了莒国从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为我们了解莒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书画展厅:该展厅主要展示了莒县地区出土的书画作品,包括古代书法、绘画、民间美术等。其中,不乏名家的墨宝和民间艺术的瑰宝。这些作品为我们了解莒县地区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碑刻展厅:该展厅主要展示了莒县地区出土的碑刻作品,包括墓志、摩崖石刻、石碑等。这些碑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民俗展厅:该展厅主要展示了莒县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莒县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
5.临时展厅: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旨在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提高莒县博物馆的知名度。
三、莒县博物馆的历史价值
1.莒县博物馆是莒县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对馆藏文物的展示,莒县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莒县地区历史文化的平台。
2.莒县博物馆是莒县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莒县博物馆展示了莒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莒县的知名度。
3.莒县博物馆是传承和弘扬莒县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莒县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莒县博物馆作为莒县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莒县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在这里,我们可以穿越千年历史的时空之门,领略莒国文明的辉煌。让我们走进莒县博物馆,共同感受莒县历史的魅力。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
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
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
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
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沉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境内浮来山清灵雅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
山中古刹定林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
寺内有当代文学巨匠郭沫若亲笔题写匾额的校经楼, 为刘勰晚年校经著书之处。
寺院正中矗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高24.7米,粗15.7米,树龄近4000年,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此外,境内还有齐长城遗址、状元林、乐毅垒、马鬐山红袄军遗址和玉皇山龙鱼、屋楼春晓等景观,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
莒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在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和降水都较丰富;但在有些年份,也出现了旱涝、低温等灾害性天气。
统计资料显示,莒县地区的常年平均气温为12.1℃,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4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2天
文博精粹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民族。
”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
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莒乡文苑,内藏丰厚。
据史载,仅六朝时,莒人文著,册以百计。
其中臧严之《栖风春秋》、臧荣绪之《晋书》、刘勰之《文心雕龙》地位颇高,历代相传。
明、清之交,莒人文著,再掀 *** ,涌现出卢纯、于学谧、管廷献、李继芳等著作达200余卷;30年代,一代学子周兴南又写下了《孙子兵法考释》等五部传世之作。
时到当代,莒人文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改革开放20年,全县共出版图书30余册,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稿1700余篇;杜守敏出版了《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评导》等11册教学丛书,王世龙出版了《土地的花冠》等7册专集,唐家兴发表了《抗拒破产》等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他乡莒籍作家,其人其作知名者不下百人。
其中:张采忱、魏树海、于产、赵书三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另外,莒县还先后自发成立起“诗社”、“文学社”等文学团体20余个。
莒乡书画,名人荟萃。
明代赵原、清代于学谧、于长龄、邴宛麟、董玉辉、庄陔兰、孙少山等皆为书画之大手笔,其人物、花卉、山水、书法,或苍郁幽深,或傲岸不羁,或遒劲秀美,或雅俗共赏,不仅在当代红极一时,至今为后人所推崇。
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莒乡书画界非常活跃,成为省文化厅命名的“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宋式云、何乃磊、徐永田、朱全增、高金书、宋金鼎等一大批书画家以其作品的绚丽多姿,成为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其中何乃磊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
另外,莒县书法、绘画群体庞大,新秀层出不穷。
他们的作品或夺得全国大奖,或出展北京、香港,是我县书画艺术史上的新生力量。
外乡莒县籍画家也不乏其人,知名者有百余位,风采各有千秋。
虽身居他乡,亦为莒县增光不少。
莒县剪纸艺术起于民间,以剪“过门彩”和“天棚花”为主,图案多是“恭贺新春”、“凤凰对舞”之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建国之后,于永胜、贾孝来等融林刻、多色套剪为一体,将莒乡的剪纸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的作品格调清新,色彩明朗,深得社会各界喜爱。
仅于永胜一个人就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幅。
莒县的民间娱乐,多在节日时进行。
有春节的狮子、旱船、高跷、花棍、跑驴等杂耍,有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民间小唱,有元宵节的花灯和焰火,有清明节的秋千和风筝。
其中碁山的转秋千,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了各地游客的浓厚兴趣。
莒县地方风俗,涉及范围较广,文化、体育、娱乐各有所属,其中端午节采药、清明节荡秋千、正月十五送灯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996年4月,莒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重要文物
(1)图象文字。
是刻在灰陶尊腹部的原始陶文。
自1960年以来,在莒县陵阳河、朱家村和杭头三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先后出土10多种类型20余个单字。
此系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汉字的祖型,可证我国古文字史当在5000年以上。
(2)褐陶号角。
1979年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
夹砂褐陶,形似牛角,制做精细,吹之作响。
此号角属考古首次发现,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的萌生将是弥足珍贵的物证。
白陶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7年于陵阳河遗址出土。
夹砂白陶质,喇叭口大10.8厘米,鼓腹径粗1.2厘米,高34厘米,形若鸟状,系东夷民族鸟图腾崇拜的物证。
(3)白陶封口。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1年出土于陵阳河遗址。
夹砂白陶,鸟喙形流口封堵,封口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锥孔,状同喷头,具有出气、防尘、讲究卫生之功能。
(4)玉琮。
大汶口文化时期祭祀的礼器,1983年于杭头遗址出土,灰绿色角闪岩质,形外方,边长12.6厘米,中间有圆孔,径6.5厘米,通体磨制,圆滑扁平。
樊崇起义
公元18年(新莽天凤五年),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樊崇在莒县起义。
不久转入泰山,后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大破莽军,发展到十余万人,以赤色涂眉,称“赤眉军”。
公元25年,率军攻入长安,立刘盆子为帝,消灭背叛绿林军的刘玄政权。
后因粮尽撤退,陷入刘秀大军包围,被迫投降。
公元27年,力图再起,未成,被刘秀所杀。
杨妙真抗金
1214年(宋贞二年),金军镇压红袄军,起义军领袖杨安儿被杀。
其妹杨妙真,号“四娘子”, *** 余部数万人,活动于潍(今潍坊)、莒(今莒县)一带,后与红袄军另一领袖李全在马鬐山(今莒县东南)会合,杨妙真与李全结为夫妻,继续抗金。
解放莒城莫正民起义
1944年11月14日,八路军滨海军区四、六、十三团,八路军鲁中军区一团,山东军区特务团两个营,山东军区独立一旅,莒中、莒南独立营及区中队、民兵计万余人,发起解放莒城战役。
是日,伪莒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莫正民率所部3500余人反正,并生擒于经武。
伪县 *** 全部官员反正,莒县解放。
山东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
1951年11月25日,14区吕家庄(今莒县闫庄镇爱国村)吕鸿宾等5 户农民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公推吕鸿宾为社长。
莒县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第一名大朱家村遗址
大朱家村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大朱家村西近岭的高台地上,朱家村河自东向西流经遗址南部。发现于1964年。
该遗址对研究汉字起源、社会等级分化及新石器时代莒地先民生活面貌有重要价值。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名青峰岭水库
青峰岭水库为山东省第四大水库,位于日照市莒县县城西北30千米淮河流域沭河上游,1960年建成,拦蓄面积770平方千米,总库容4.10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9亿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性的大(2)型多年调节水库。
第三名沭河湿地公园
沭河古道湿地公园位于临沂市临沭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上起沭河中游大官庄闸口,顺老沭河而下,经小冲村西一直到下游的青泉寺闸口。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动植物物种之间达到了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珍稀动植物随处可见。
第四名莒县莲生湖游钓园
游钓园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桑园镇芦家河村,是集垂钓、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2010年,莲生湖游钓园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2012年被评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013年同时顺利通过了国家2A级风景区验收和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园评。
第五名浮来山景区
浮来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际绿色人文景区。是集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健身、古地质遗迹、古文化圣地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娱乐场所,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
日照莒县十大旅游景点是浮来山风景区、浮来青旅游度假区、莒县沐河湿地公园、丽正园、莲生湖游钓园、莒州文街、浮来春集团旅游景区、莒州博物馆、横山天湖旅游度假区、桑园红色记忆风景区等。
1、浮来山风景区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市,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2、浮来青旅游度假区
位于莒县城南夏庄镇,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培训学习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度假区。
3、莒县沐河湿地公园
是莒县东部新区主要的景观亮点工程,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园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
4、丽正园
位于莒县南郊206国道(山东南路)与335省道(望海路)交汇处,南北纵长528米,东西跨长612米。
5、莲生湖游钓园
位于莒县桑园镇北部芦家河村。景区总面积近3000亩,水面面积4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56%。
6、莒州文街
坐落在莒城东部新区核心位置,西接莒州博物馆,南邻沭河公园,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7、浮来春集团旅游景区
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故城中路188号,创建于1927年,规划面积130余亩,现建成面积73.56亩。
8、莒州博物馆
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山东三大县级博物馆之一,位于莒县县城振兴东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9、横山天湖旅游度假区
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大地景观为亮点、时尚休闲为核心、庄园文化为品牌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10、桑园红色记忆风景区
位于桑园镇驻地,占地面积20余亩,其中的红色记忆馆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浮来山风景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丽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