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北京恭王府门票预订官网入口及购票方式)

旅游资讯 (12) 2周前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一座集园林艺术、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庭。自清朝乾隆年间始建,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恭王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园林景观,成为游客和学者们向往的胜地。本文将带您走进恭王府,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恭王府的历史渊源

1. 建立背景

恭王府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原名和碩親王府,是为乾隆帝第十五子和碩親王弘昼而建。和碩親王府占地广阔,建筑精美,是当时皇家园庭的典范。道光年间,和碩親王弘昼病逝,其子奕詝继承王府,改称恭王府。

2. 历史变迁

恭王府历经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见证了我国近三百年的历史变迁。在清朝时期,恭王府是皇家贵族的居住地,府内设有宫殿、花园、花园楼等建筑,布局严谨,风格典雅。民国时期,恭王府曾一度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官邸。新中国成立后,恭王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二、恭王府的文化内涵

1. 建筑艺术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多种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府内建筑主要包括:大殿、花园、花园楼、佛香阁等。其中,大殿是恭王府的主体建筑,气势恢宏,富丽堂皇;花园则布局精巧,景色宜人。

2. 园林艺术

恭王府的园林艺术独具匠心,以山水为景,以建筑为韵,形成了“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独特风格。园内景点众多,如:镜水轩、荷塘月色、曲水流觞等,均为游客所喜爱。

3. 历史故事

恭王府内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如:恭亲王奕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斗争、恭王府花园楼内的神秘传说等。这些故事丰富了恭王府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皇家园庭。

三、恭王府的现代魅力

1. 文化传承

恭王府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府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京剧表演、古典音乐演奏、书法展览等,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旅游发展

恭王府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恭王府不断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成为北京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恭王府,这座历经沧桑的皇家园庭,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园林景观,成为了游客和学者们向往的胜地。在新时代背景下,恭王府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老北京人忌讳恭王府的是

老北京人忌讳恭王府的原因是:恭王府不吉利,认为恭王府是断头府,是衰败的象征。

很多古代名人居住在恭王府比如和珅,恭王府基本可以说见证了清朝的荣辱与衰败,里面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所以很多人打卡。

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一八五一年恭亲王奕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和珅的官位品级远比恭王大的多,即使按清王朝册封王位等级,恭王也在亲王之后。显然,取名恭王府与和珅的地位不符。原来,和珅在此居住时叫和宅,贪婪的和珅被嘉庆皇帝扳倒查办后,这座豪宅就成了皇帝手中的赐物在家族中几经转手,到咸丰皇帝时,就赐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奕。奕世袭王位恭亲王,宅邸最终落名恭王府。

恭王府特色景点

1、银安殿

俗称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民国十年(1921年)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2、嘉乐堂

和珅时期之建筑。仍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恭王府及花园

北京恭王府和雍和宫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

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府邸占地约3万平米,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个四合院组成,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每路各有三个院落,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欣居住而得名。

恭王府几点开放?

08:30-17:00是开放的。

大门票是40元每人;而年满7周岁-24周岁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凭身份证、学生证,半价。

为了古建文物安全,请勿在园内吸烟!

文创商店位于恭王府花园秋水山房、澄怀撷秀,以及恭王府2号门内西侧。您还可通过官方微商城、官方淘宝店购买恭王府福礼。

北京恭亲王府介绍

恭王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28年完成,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

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有200余住户。要修复恭王府,首要任务是搬迁。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2017年,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扩展资料:

历史

恭王府及花园原是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作为二品户部侍郎邸的规制基础上,花六年增建的公主府,相当于郡王府规制,西路建筑是大臣和珅的府邸以一品大员建造,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赐死,四月“和珅之宅,赏给庆郡王永璘居住;和珅之园,赏给成亲王永瑆居住。

咸丰元年后由于庆亲王的孙子奕劻世袭降低为辅国将军,换至得定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宅,原王府由内务府收回,后于咸丰年间赐予奕䜣作为府邸,称为恭王府。

1921年,恭亲王奕䜣的孙子溥伟、溥儒(溥心畲)将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天主教会,后由辅仁大学买去作为校舍,后先后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的校舍。恭王府建筑曾部分为北京空调机厂占用,1980年代腾退。1996年10月起,恭王府花园作为旅游景点供公众参观。2008年8月20日,修复后的恭王府全部对外开放。

建筑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恭王府王府在南,花园在北,由高高的后罩楼将王府与花园分开。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花园也分为三路。中路是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及左右配殿明道堂,棣华轩,福字碑,邀月台,蝠厅。东路是怡神所垂花门,大戏楼,芭蕉院,西路是湖心亭,澄怀撷秀。此外还有龙王庙、榆关、妙香亭、流杯亭、艺蔬圃。